欢迎戏迷票友光临红豆戏曲网,传承戏曲精粹,传播戏曲文化! 戏迷留言RSS订阅加入收藏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乐腔


引言:

    我国的传统戏曲剧种约有上千种,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常常也会产生好几种风格完全不同的戏曲,但也有些戏曲极为相似,若非是戏曲行家,还真是难以区别。行家们是靠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

    一个字,腔,就是戏曲的唱腔。调子一起,唱腔就会把戏曲的内涵凸现出来。无论哪种戏曲,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唱腔,武打动作、舞台设计、甚至人物的服装都可能类似,唯有唱腔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所以说,唱腔是戏曲的基础,是戏曲的生命,没有以唱腔为代表的音乐,戏曲便不复存在,或者说变成另外一种戏剧形式了。

    听说科班出身的戏曲演唱者每天都要吊嗓子,大概就是为了掌握“腔”,可见腔在戏曲中的分量。从“腔”发展到“剧”,每一种戏曲都经历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长久的历史磨练,可以说“剧”是“腔”的升华,是一种改良的、完善的“腔”,于是就有许多原来的“腔”改名为“剧”。

    留下的“腔”似乎有些破落,不讨人欢喜,没有披上华丽的外衣,但却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一份“纯”。内黄乐腔就是如此,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到如今还是盛行于黄河故道。

  “内黄乐腔是小戏,是人都能哼几句”。确实如此,行走在内黄的乡间小路上,常常会看到边走边唱的农家男女,哼出的曲子就是乐腔,虽然演唱者的音色并不优美,但在孤单的路途上却别有一番风味,倒也自得其乐。

    内黄乐腔原本名为落腔,取其唱腔尾音徐缓下滑之意。也有人说乐腔源自民间小调“莲花落”,故名“落腔”。流传了数百年的落腔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改名为乐腔,究其原因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最多的说法当是成立专业剧团时所改,可具体缘由却不得而知。

    虽然改了名,但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极为喜爱乐腔。逢年过节,或有婚丧嫁娶,一旦听说哪个村里搭台唱乐腔,周围村庄的男男女女就会起个大早,路近的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路远的骑上自行车,一路疾驰,总之不能误了第一场戏。

    不过近年来受各种新式娱乐方式的冲击,乐腔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观众基本锁定的是老年人,对乐腔感兴趣的青少年基本没有。尽管如此,内黄乐腔剧团仍然不断在困境寻求发展。2005年,在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传统剧目汇演中,乐腔剧团表演的《李天保吊孝》荣获金奖,受到一致好评。此后,该团的演出又先后两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的戏迷展示了内黄乐腔的风采。


正文:

(小标题)行乞之曲化神奇

内黄地处黄河故道,位于中原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改朝换代,内黄总是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加之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水患扰民,多种缘由导致关于乐腔的历史记载遗存较少。

从现有资料所考,可知乐腔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记载:“落(乐)腔兴起于清康熙年间,源于民间曲艺‘莲花落’。”乐腔原名落腔,大概也和“莲花落”有着一定的关系。

    何为“莲花落”呢?

    史料记载,莲花落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散曲,以竹板击拍为节。其实最早的莲花落用一根树枝就可以完成,有节奏地敲击地面,配以含糊不清的小调,这一场面倒很像电影中的乞丐讨饭之状。

    不错,莲花落最初就是乞丐谋生之曲,有些地方也称之为瞎子戏,历史上均为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戏文,而其内容多为劝世文,提倡扬善惩恶,宣传因果报应。

    自古盲人多拜佛从善,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因此盲人在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和,手中各执一根常青树枝,上缀许多“莲花”状的红色纸花,摇动之时,“嗦嗦”作响,用以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也称“落离莲”或“摇钱树”。

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的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盲人,一些文人雅士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莲花落兴起于江南一带,但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如今很多地方的小曲就是源自莲花落。比如现在风靡全国的东北“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到了清朝末期,在北方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职业盲艺人,他们以莲花落的腔调来演唱民间故事,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从那时起,莲花落终成正果,始登大雅之堂。职业盲艺人不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许多戏曲爱好者也加入了莲花落的演唱队伍。

关于莲花落还有一种说法。说其源于五代时期的“散花乐”,最早是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清乾隆年间出现了职业艺人,当时在北京城中的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

这种莲花落的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在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方才演唱莲花落的节目。其演出形式又分为单曲和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则是由两三个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演唱者在表演时比较看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当时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已经有了派别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而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小标题)再听一段《借髢髢》

我们无心去探究莲花落的真正来源,只是想回忆一番乐腔的往事。

在清朝嘉庆年间,内黄县一带出现了彩扮的“莲花落”演出。几年之后,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由原来一人饰演多个角色,采取跳进跳出的演出方式逐渐演变为多人多角,分别上场,多场曲目的戏剧演出方式,完成了由单纯的“腔”向复杂的“戏”的过度。

在由“腔”向“戏”的过度期内,有一位姓赵的彩扮“莲花落”艺人立下了赫赫功劳,他将内黄本地的民间小曲巧妙地与“莲花落”相结合,并把当时的曲调板式固定下来,带领其他艺人上台演出,逐渐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形成了内黄的一种特色表演。

如今我们已无法去查考这位民间艺人的大名,只知道他是内黄县赵高固村人。不过作为内黄乐腔的鼻祖,赵艺人将永远留在乐腔的历史的首页。

此后的四五十年,内黄乐腔逐渐走向成熟,赵艺人等一批乐腔创始人创编了大量的乐腔剧目,使乐腔在内黄及周边地市广为流传。据1932年3月3日出版的《民国日报》记载:“落子腔的起源时代不可考,清道光年间就有,流行于内黄及附近三个县份,最盛的地方要数内黄县……”

随着乐腔艺术的成熟,更多人愿意学习乐腔,演唱乐腔。当然,这和当时的时势有很大关系。十九世纪末,内黄及附近的清丰、南乐、汤阴、浚县、滑县等地饱受战乱,加上天灾人祸,广大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乞讨为生,也有一些人投身于戏班,以学艺演出谋生。

赵艺人本是贫苦出身,看到老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自然生出怜悯之心。凡是来到他的门下,总是想方设法安排在自己的戏班,好歹有个容身之地。于是就有很多人慕名来学乐腔,既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又学到一门手艺。《武安县志》记载:“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武安艺人李希顺曾先后四次来到内黄,寻找赵艺人,求学落腔。”说明当时的乐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赵艺人在周边地区也享誉一方。

民国初期,内黄乐腔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和各地的戏曲相互交流之中,乐腔取长补短,不仅增加了很多剧目,而且在舞台设计、表演动作和人物造型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交流越来越广泛,乐腔的演出区域也扩展到山东、河北等地。

都说炮火可以摧毁一切,可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并没有让乐腔销声匿迹,反而创作了很多贴近当时生活的剧目。在抗日战争时期,演出乐腔的一些班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坚持到各乡各村演出,还积极宣传救国爱民,反对侵略的抗日思想。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除了上演传统剧目外,还编排上演了《斗地主》、《做军鞋》、《打春桃》、《王贵与李香香》、《兄弟开荒》、《血泪仇》等现代戏。这些剧目对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乐腔艺术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解放之后,乐腔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1956年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传统剧目《借髢髢》荣获一等奖,其主演赵清文也获得表演一等奖。

赵清文也是内黄县赵高固村人,他不仅从先辈手中继承乐腔的衣钵,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些老艺人都说他在表演上的天赋极高,据说十四岁开始学艺,十五岁就登台演出,而且一炮打响,成为班社里的主演。

和当年的祖师爷一样,赵清文勇于创新,并且博采众家之长,他从其他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将本地“花鼓”等散曲与乐腔巧妙结合起来,极大丰富了乐腔的腔韵,使乐腔艺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凭着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赵清文成为了乐腔剧目近代最为成功的艺术家。当地曾有俗语“丢下和面盆,想起赵清文”、“卖庄子卖地,也要瞧瞧赵清文的《借髢髢》”,由此可知老百姓是多么喜欢赵清文。

可惜这位民间艺术家早已作古,我们无法再看到他舞台上的风采。幸运的是当年他演唱的《借髢髢》被灌制成了唱片,可以永久地保存,也得以让后人聆听一段优美的乐腔。

(小标题)小戏能成大气候

从乐腔的形成过程来看,可以说它是民间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最纯正的地方小调演变而来,因此与其他姊妹剧种相比较,乐腔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乐腔强调“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生、旦、丑占据了该剧种角色的重要位置,称得上是乐腔的栋梁,像著名的艺人赵清文就是以扮演小旦而闻名。在表演上乐腔没有严格的模式,过去主要上演家庭戏,演员比较侧重于坐、唱、念,随着戏曲的发展和观众的欣赏需求,如今在表演上也增加了毯子功和把子功。

没有引人入胜的武打动作,唱腔在乐腔表演中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是以莲花落为基础而形成的曲调,乐腔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无行当之分,均用大本腔演唱,过去也曾有在头句的尾音用二本腔唱高八度的”音。总体来讲,乐腔的唱腔婉转细腻,音调古朴酣畅。“讴

为乐腔伴奏的乐器也十分独特,头弦和闷笛均必不可少。头弦是乐腔乐师特制的乐器,其音筒是选用上等的桐木或椿木挖制而成,筒长13厘米,直径10厘米,演奏时能发出适合乐腔音韵的“嗡嗡”声。闷笛则是乐腔的低音乐器,也是由乐师自制而成,其原料为竹竿,上端刻有哨嘴,下部留有音碗,音色低沉。

近几年,在表演文戏时又增加了二胡、洋琴、单簧管、电子琴等,武戏时则多了鼓、锣等敲击乐器。

乐腔表演的内容多是民间传说和家庭故事,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老百姓看着戏往往就能想起自己家中的事,因此大家极为喜欢,再加上表演乐腔的服装和道具相对简便易置,所以发展很快。

以前很多有钱的地主乡绅为了显摆自家的实力,同时也是娱乐一番,就成立一个班社,自己来充当班主。据《河南省乐腔音乐集成》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内黄县碾头大地主吴三麻子就组建了一个乐腔班社,他收留了河北武安著名的艺人贾成全,加上当地的一些乐腔艺人,在碾头办起窝班,一边演戏,一边收徒,其规模一度成为内黄最大的乐腔班社。碾头窝班共办过3期,招收学徒百余人。后来成为乐腔知名艺人的赵清文、王海昌等人都曾在碾头窝班中学过艺。可惜后来由于战乱,碾头班被迫解散,不过该班社在乐腔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碾头班让乐腔红遍了黄河故道。

到了民国初期,在内黄的乐腔班社犹如雨后春笋,发展相当迅速。以杨兆林为管事的碾头科班,以段珍为管事的北街戏班,以及迁民屯戏班、杜村戏班、南野庄戏班等,有名有号的就不下20家,还有许多临时搭建的社班。一时间,内黄乐腔异常热闹,各乡各村基本都有一套可以上台演出的乐腔班子。

乐腔戏班虽多,却再也没有一家呈现出碾头班当年的辉煌。解放之后,内黄县人民政府在吸纳原乐腔业余团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内黄县乐腔剧团。它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专业乐腔剧种表演团体。

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乐腔正在经历一段艰苦的岁月。乐腔绝技和一些传统表演面临遗失,神怀绝技的老艺人近年来不断谢世,却没人可以学习他们的一身绝技。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青年艺人由于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改行。演出市场受到许多新型表演团体的冲击,基本没有表演的机会,人们对乐腔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淡薄。

尽管如此,内黄县乐腔剧团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已经开始全面清查乐腔的历史资料,争取让乐腔艺术完完整整保留下来。同时,他们计划成立一所乐腔艺术学校,建立乐腔艺术研究室和资料库,组织人员编写《乐腔传统剧目集》,让土生土长的乐腔在内黄扎下坚实的根。

 


本文已经浏览加载中次,特别提示:本文来自红豆戏曲网,转载请注明!谢谢!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举报邮箱:admin@hdxq5.com
红豆戏曲网戏曲大全网站】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9-2022
免责申明:本站承诺提供免费戏曲视频在线观看服务大全。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通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